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越野三问

江湖马拉松 马拉松江湖 2023-07-25

2021(第四届)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惨剧,这些天来已经从白银市景泰县传播到全国,再到全球。各路媒体,将这个赛事、中国越野乃至马拉松的相关话题,炒了好几遍。

新媒体全方位传播生态下,赛事的任何一个毛孔都被无限放大,姑妄听之吧。调查组的报告尚未出来,许多疑问依然存在。从已发生的一些事实看,其对中国越野的影响,将是前所未有的。

这一惨剧,极有可能成为中国越野发展的分水岭。

中国越野经过这几个年的发展,已形成产业,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,遍地生赛。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惨剧,有其客观上的偶然性,也离不开主观上的必然性。借此机会,也能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,理性地看一看中国越野。



谁在管?要有精力!





看过去两年中国田协评选的马拉松标牌赛事,包含了一些山地马拉松和越野赛。像2019年度,金牌赛事有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马拉松、南京溧水山地半程马拉松赛、金坛茅山山地半程马拉松、碾子山山地马拉松赛;

银牌赛事包括宁波山地马拉松赛、TNF100越野跑挑战赛;铜牌赛事有腾格里(民勤)沙漠半程马拉松赛暨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、丹霞山国际山地马拉松、贺州姑婆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、庐山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赛等。

这些山地马和越野赛,既然能被田协纳入评标体系,那肯定应属于其管理范畴。

在中国马拉松管理文件汇编(2021)中,马拉松不仅仅是指城市马拉松,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。

包括由马拉松运动派生出来的所有在室内、外进行的(包括公路上、体育场馆外的跑道上、自然条件形成未经人工硬化的道路上)的长距离跑步、徒步以及接力,包括超长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、迷你马拉松、垂直马拉松、越野跑、山地跑、雪地跑、沙滩跑、室内马拉松等。

第五部分“中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文件”中,第五个便是“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”,共15页,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一些规范。

较之马拉松,越野更显小众,因此也没有独立的部门和机构来专门管理,等于将其置身于马拉松中,由田协来管。


中国田协管理马拉松的,以前叫马拉松办公室,后来改为社会活动部,人数不多。在马拉松赛季,他们根本忙不过来的。若想让他们再腾出精力来管越野,就显得勉为其难了。

而中国登山协会,运营有山地马拉松系列赛,也好几个年头了。登山有其专业性,类似在山地举行的赛事,从理论上讲,他们应当更专业。

田协事实上是用马拉松管理上的那一套,顺带管一下越野,远不如在马拉松上用心。就制订了一套办赛标准,至于落实、监管,似乎就是凭借各个赛事的自觉了。

越野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无法跟马拉松相提并论,其安全性上的要求却远远高于马拉松。而且,不同赛事,选取难度不一的山,似乎一个标准也难以管得过来。

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暴露出来的问题,根源上正在于上层管理上的不清不楚。归口田协吧,其精力有限。归口登协吧,其影响力、名声都无法跟田协比。

另外一个角度,田协是奥运项目的协会,而登协则是非奥项目的协会。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的“待遇”,差距也不小。




中国越野的科学、有序发展,首先取决于顶层设计。最核心的问题,便是谁来管。尽量不要双协会交叉管理,应完整地划归某个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、监管。
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,中国越野才能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道。




谁在做?要有资质!





与马拉松办赛的高规格相比,越野显得草根性十足。

像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这种,政府作为主办方的,在国内越野赛事中,并不算常态。太多的越野赛,就是一个机构、公司出面,圈一个景区或者一座山,开搞,与当地政府无关。

这就直接造成,搞越野赛的门槛太低。亦或说,根本没有门槛。

不像马拉松那般,要占用城市的主干道,越野赛都是在偏远一隅,甚至路都不用封。也不用资质认可,你想办就能办。

两三年前,就跟朋友探讨过这一话题,即越野赛这样发展下去,是好还是不好。纯粹的民间、市场力量,推送着越野产业向前。

越野赛较难上升到整座城市的高度,赛事规模本就很小,办赛成本也有很多环节都可以压缩,随便几个人,就可以去办一场越野,而在马拉松上,压根不可能。

这样就导致,国内越野赛的运营,缺乏像马拉松那般,有一批实力雄厚的运营商在做。有的运营商,即是品质的象征。


各地在重视程度上,马拉松跟越野比,也不是一个概念。马拉松离不开一部分政府财政上的支持,以及大量公共资源的支援。越野一切都简单化,不需要政府出面,有些甚至靠着较高的报名费,就可以生存下去。

从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教训看,合格、有责任心的运营商,对于越野产业的发展,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绝大多数越野赛,都是本地化运营,按理说,更应该深耕赛事,但囿于项目利润低,也难有精力进行一些中长期打算、投入。

就以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为例,举办到第四届,相对比较成熟了。一直是一家公司在做,有太多的理由,可以越来越好。CP3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,没有补给。为何不能像牧羊人那样,在山上因地制宜,找一个窑洞,加固一番,作为赛事的CP点呢?

这可能是越野赛的一个共性。项目想负责任,就得在保障上多投入,一旦投入多,盈利就难了。于是,就只有赌了。希望不会出事,掩盖了很多赛事在赛事救援、保障、医疗方面的严重不足。

中国越野需要从制度上更完善,涉及到安全方面,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应起到监管作用。对于一些毫不作为的运营公司、机构,完全可以吊销其运营资格。同时,办越野也需要一个门槛,不是说谁想办,搭个台子就行。

行业的资质建设是种保障,类似田协的马拉松竞赛管理培训,让所有想办赛的机构、公司,真正把这当回事。




在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惨剧之后,相信越野赛的管理会被重视起来。往后,真不能谁想办越野就办,做越野赛需要设置一个门槛,尤其是在安全保障上的方案,应受到有关方面的监管。
经过“过滤”后,可能短时间内越野赛会少一些,不过行业的规范性、安全性,均能得到有效保障。




谁在跑?要有认知!





越野赛的参与者,可能除了极少的一部分是只喜欢越野外,大多数都是从马拉松“成长”起来的。

挑战是人类的天性,有一部分跑者在全马之后,想追求更高层次、更高难度的赛事体验,这也是越野赛这几年能热起来的一个巨大支撑。

当然,马拉松和越野有共性,更多的却是不同。马拉松在城市大马路上,风险可控。越野的挑战性,意味着有太多不可预知的因素,陡峭的山路,雨后泥泞不堪的小路,都隐藏着巨大的凶险。

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前三届的平安,并不能代表运营商的认真、专业办赛,而是运气足够好。一旦出现了像今年这种情况,气候恶劣,马上就充分暴露出其赛事筹备工作上的短板了。

作为参赛者,一方面在期待着运营商的“良心”外,另一方面,最重要的,是做到自己心中有数。

很多时候,你得自己对自己负责,因为生命是自己的,没有第二次。

赛前做再充分的准备,都不为过。把希望寄托在组委会身上,你就是赌博。出了事,因为他们的不负责任,负再大的刑事责任,也难以改变生命逝去的遗憾。


不要将自己跑马拉松的那一套,移植到越野上来。国内一些保姆型的马拉松赛事,造就了太多的巨婴跑者,这部分人,来到越野中,就是一个潜伏着巨大危机的群体。

建议所有初入越野的跑友,从短距离起步,寻找越野的感觉。长距离越野,刺激归刺激,还得看你是否有能力面对。

玩越野,因为野外风险的不可预知、不可确定性,你的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。本质上讲,也取决于你的投入。装备上的优良配备,对于安全完赛,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你心中得有点数,清楚自己野外生存能力。你花的钱,不是为了装逼,是为了保命。明白了这一点,结合自身能力,就能对越野赛有更清楚的认知。

特别是越野中的长距离赛事,对参赛选手就是一种综合考验。在你没做好充分准备之前,莫去尝试。一定程度上,你这是拿自己的命在玩、在赌。

只有对越野的风险有了深刻的认知,才能帮助你真正走进越野。




做一名清醒、成熟的越野跑者,就是充分做好自己。不依赖赛事,敬畏自然,懂得适可而止。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,寻找一种新的人生和平衡。
作为越野赛的主体,参与者群体的素养,于小众的中国越野,更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。




>>>点击更多精彩<<<

取消半马,吉林市就为了不延期?

马拉松乱象层出不穷,我们需要科学施策

是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,不是……

请善待自己的生命

13年了,特步你得与厦马擦出点爱的火花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